進階心理學技巧 – 投射想法(後篇)

所謂指控的行為,就是在不確定對方的想法前就丟出自己心中的果斷判斷。

這行為一天到晚都在我們的生活周遭發生。

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和做法去面對處理呢?


 

女人說秘密

 

 

Hi,各位好,我是 Log,好久不見了!

承繼上次的主題,今天我想繼續跟各位聊聊投射想法這件事。

在這次的後篇中,除了再補充一個例子之外,我還會講解這樣的行為通常會怎樣出現在日常的互動行為中。文章的最後,則會告訴大家解決的辦法。

 

如果可以的話,看完好好思考一下,再重看一次,你能得到不同的感受。

 

 

 

投射想法(腦補)

 

例四、指控說謊

上次前篇中,我們提到例三、查勤手機,認為對方不給看手機就是在說謊、心裡有鬼。這樣手機的例子,其實只是「指控說謊」行為下的其中一個案例。

現在讓我們擴大範疇到「指控說謊」的行為。我來講個自己本身的小故事給大家當例子參考。

 

我很久以前的某一任女朋友,那時候還在一起時,我每次打電話給她,她都會調侃的說:「你是不是因為無聊才打給我?」
我:「當然不是啊!是因為想你,想跟你講電話」。
她說:「是嗎…?我看是無聊才打給我的吧…(一樣笑笑調侃的口氣)」➜ 指控我說的是謊話
我:「你為什麼都不相信我!(有點不是很高興)」
她說:「我只是跟你開開玩笑而已,有什麼好不高興的?」
然後後面我們也就沒事繼續聊天下去。

 

雖然只是個無聊的例子,但從這件事,我們可以觀察到幾件事:

  • 就算嘴巴說是開玩笑,真正的內心想法卻是「她還是覺得我在唬洨她,而無聊想利用跟她聊天打發時間才是真的」。意識創造現實,所以才會顯化在她所說的話上面。
  • 玩笑調侃的口氣,只是因為這件事無關痛癢。否則今天就不會只是笑笑的講,而是生氣指責。

簡單的說,指控說謊的狀況就是指控者覺得你說的不是真的,是在說謊,而自己心裡想的才是正確的版本。

 

事實是,覺得別人在某某狀況下會說謊,是因為自己在那個狀況下會說謊。(儘管這件事可能還未發生過)

比如說,一個沒劈過腿經驗(或本身有對象卻又同時跟別人搞曖昧)的人,去指責另一半某某行為就是有鬼在說謊。的確,對此人來說,劈腿或搞曖昧是還沒發生過,但是未來如果有類似的機會時,而且情境發展又很自然順暢,他 / 她本身就有很高的可能性會劈腿。

 

 

 

負面指控

事實上,指控說謊,也還只是「指控」行為下的其中一個例子。讓我們把範疇繼續擴大到「指控」這個行為上。

所謂指控的行為,就是在不確定對方的想法前就丟出自己心中的果斷判斷。以下的例子大家一定不陌生:

  • 老師認為學生不交作業是因為懶惰。
  • 父母責罵說小孩不聽話就是造反、破壞家庭和諧。
  • 另一半說你晚回家是因為有鬼。
  • 朋友說你不加入就是不夠意思。

有時候,這些質疑、指控常常都很離譜、很傷人。如果是無中生有的指控,我們當下第一反應都會覺得很受傷。

 

可是,難道事實真的就是他們所說的那樣嗎?

搞不好這個學生,只是因為他想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作業,而不想像其他同學一樣都只是用抄的?
搞不好這個”不聽話”的小孩,只是因為感覺到父母所說的不盡然全是對的?
搞不好你晚回家,是因為要給另一半準備驚喜?
搞不好你沒加入朋友的活動,是因為你想沒錢了,雖然你也很想去…?

這些指控行為,常常都是只看到事情的表面,而忽略了真正該注意的是內心底下的想法。想法就是意識,意識就代表著一個人的本質。

只依照一個表面的現象就去判斷結果,而忽略去對齊事情背後的想法,是大部分人都常犯的錯誤。正確的說,當看到某人做了某件事的時候,重點不是做了什麼,而是做那件事的時候,內心是怎麼想的。

 

有時候,「指控行為」不會那麼明顯,可能只會以力度比較輕的方式去呈現出來,「質疑、懷疑」就是其中一種。

例如,小明跟小華分享了一個自己的故事。結果小華聽完卻覺得小明說的是編出來的(小華覺得小明只是為了讓人覺得自己很屌)。

另一個例子,你可能也曾經遇過:你建議朋友這樣做,結果他卻覺得你是為了自己好才叫他這樣做。

當然,你一定還能想到許多不同情境下的例子。

在遇到這些狀況的當下,就像上面提到的,通常我們情緒都會受到影響,覺得受傷難過或憤怒。在這種當下,我們更需要打起精神來仔細觀察,才能發現隱藏在其中的指控行為。

 

如果已經養成習慣,都觀察得出來的話,你會發現這樣模式的行為一天到晚都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上演,發生的頻度超乎你的想像。

遇到這樣的指控,首先我們要做的是面對自己,捫心自問:我是不是真的有別人指控所說的那樣?如果仔細自省之後確定沒有,那這時候就可以確定是那個人正在投射想法了。

同一件事情,有的人聽了就會覺得很不錯,有的人卻會質疑,或提出負面指控。會有這樣的反應,通常就是因為自己是以這樣子的系統在運作的。
如果他提出的是負面指控,就表示這個人在這一塊的想法上是負面的。反之,如果是正面”指控”(也就是認可、讚美、誇獎),就表示這個人在這件事的看法上是正面的。

 

當你被指控的時候,指控你的人其實會顯露本性 – 他們展現的是他本人在那個狀況下會有的反應。

以剛剛小明那個例子為例,事實是,小華本身才是那種會去編故事去讓人覺得自己很屌的人。

內心才是最醜陋的人,卻反過來指控別人。這個社會其實就是經常這樣子在偽善運作的。大家如果懂這個道理的話,便可以張大眼睛,看清事實,而不會輕易的被灌入負面的程式化想法。

 

 

 

正確應對

所以在我們遇到負面指控的時候,我們自己又應該要怎麼做呢?

當然,正常人第一時間都會是著去解釋、溝通。但是你應該要知道,指控者本身,短時間內也很難轉變內心的感受(看事情的角度)。

當你認出眼前就是指控的狀況,而且溝通兩三次都無效的話,這時請把想說的話放在心裡就好,並且找台階給對方下,盡快結束這個令你本身不愉快的話題。否則很容易就會開始降低自己的頻率,捲入負面爭吵。

看看過去的經驗,你一定能感同身受 – 往往當我們在試著「溝通」的過程,最後都會演變成爭吵。因為自己也掉入負面了。這是意識面的東西,肉眼所看不到的。

 

所以,最好的做法,就是遠離。

遠離包括遠離這個話題、減少接觸這個話題(或這個人)的機會、甚至是更直接的,遠離這個人。

假若真的沒辦法遠離,必須接觸,比如說他是你的上司、同事、父母或另一半…等,那就會需要很高的智慧去解決。這時候我們能做的,至少盡量避免被捲入負面。

時時刻刻注意自己有沒有被捲入負面,是一門很困難的功課,卻是非常重要的。這等於要隨時抽離視角,檢視自己目前所講出的話。

 

當然,我們也應該試著去瞭解體諒對方的負面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。最常見的錯誤,就是誤用冷讀技巧,講出對方想法,拆了他的台階。這就是落入負面爭吵的開始。

 

 

 

運用這個技巧去觀察對方和你的互動,便可以快速抓到他 / 她對於指控一事的潛在反應和內心看法(正面、負面?),便能判斷出對方大概是個什麼樣的人。於是你便能更快的做出判斷,做出合適的應對、或決定是否遠離。

相對的,瞭解這件事之後,也應該時時刻刻審視自己是不是犯了這樣的錯誤。

 

 

這兩篇投射想法的分析,是比較進階的心理學技巧。把它當作種子種下心中,並且在未來隨時重播自己每一次的互動細節並思考,就會開始發芽、進步。

 

這次的文章就跟各位分享到這邊,我是 Log,下次見了!

 

 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