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階心理學技巧 – 投射想法(前篇)

在男女互動上,若想要真正進步,有個很大的問題必須先設法修正。

人常常都會有一個投射想法的慣性思考習慣。

本篇文章將解釋原理,並告訴大家如何察覺、改善。


 

心電感應

 

 

各位好久不見,不知道大家這幾天端午連假過得還愉快嗎?

今天 Log 要教大家一個在人際互動相關的萬用技巧。學成之後,對於讀心能力判斷會大幅增強,並且也會加強自己瞭解事情的客觀程度。不過今天要講的東西會稍微有些偏難,需要多思考一下。

 

要學會這個技巧,首先必須先認識到一個幾乎每個人都常在犯的錯誤。

 

 

 

投射想法(腦補)

情況描述:
人會把自己所感所想以及所會做出的反應投射到別人身上,而且自己通常是不知道的。這是一種下意識的思考慣性。

換句話說,大部分人在面對自己所不明白的狀況時,會直接以自己認知的方式去解釋對方的舉動或想法

 

這樣講,對某些人可能還是有些抽象。因此接下來我舉了不少例子來幫助各位認知對齊。這種投射想法的行為,如果你仔細在生活周遭中觀察,就會發現這真的是無所不在。

 

例一、追求失敗

一個男生對女生展開追求行動,但最後失敗告終。這時候,有很高的機率,這個男生心裡會感覺是「自己不夠帥」。

這是一個相當經典的例子。為了要能夠更深入感受這個例子,強烈建議各位先把這篇文章複習過一次。

 

在這邊,自己所不明白的狀況是指「女生是怎麼喜歡男生的」。這很合理,因為從沒當過女生。

以自己認知的方式去解讀對方,是指「自己很容易受到女人的外表吸引,所以女生喜歡男生,應該也是因為男生長得帥」。

儘管有些男生看到這邊,很有可能馬上反駁:「我才不會因為這麼膚淺的理由就喜歡上一個人」。但假如足夠面對自己的話,你會發現這的確就是埋藏於男性血液之中的生物機制。而那些嘴巴告訴別人的理由,只是想讓自己聽起來沒那麼膚淺罷了,因為我們從小腦子都被默默被灌輸了「只看外表就是膚淺」的想法,一種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的程式化想法。

 

讓我們回到主軸:男人因為不知道女人怎麼想,所以用自己的認知去假設女人喜歡自己的原因。但請不要以為只有我們男人這樣,其實女人也是一模一樣。

過去找過我諮詢的女性對象,在認識一個新對象卻碰釘子的時候,她們問的反而是:「是不是我的個性哪裡不夠好?」、「是不是我哪裡做錯了?」、「是不是他覺得我們不合」…等。

她們一樣也是用自己的認知系統去猜想,卻很少想到原因單純就只是「外表不夠符合這個對象的標準」。

 

不管男生女生,都很容易就不小心以自己以為的準則去判斷對方的想法。這是第一個例子。

 

 

例二、限制級分級

各位知道蠟筆小新是屬於限制級的漫畫嗎?不知道大家對於限制級的分級標準觀感是什麼?

 

或許我們長期生長於台灣這樣的環境下,受到社會規範和大眾意見的薰陶,我們普遍認為在電影分級上,出現露點歸類到限制級是非常合理的。

但如果你有注意歐美日本文化,你會發現他們的限制級並不是依照這樣的標準去劃分。有很多露點的影片都只分類於輔導級而已。

也就是說,你腦中的限制級分類依據,充其量也不過是受到長時間程式化產生的結論而已。如果你今天成長於歐美或日本,你可能反而覺得台灣這種分類方式很不可思議。

那麼起初,在第一部影片出現,正要開始分級的時候,為什麼會露點就認為是限制級呢?原因正是因為制訂這套標準的人,看到露點,就會往情色的方面想,所以他認為每個人都是這樣的。這就是腦補。

 

嚴格來說,動不動露個點就定義為限制級的文化局,以及看到裸露就指控敗壞風俗甚至檢舉別人不雅相片的人,就是因為自己滿腦子都是情色。但人都會傾向於道德包裝自己,所以明明自己內在才是最醜陋的,卻又會用合理的方式正名化自己:「像我這樣的標準才是正人君子」。因為這種人,注重的是外在的面子,不是本質

這種可笑的社會亂象,偽善的價值觀,從波多野結衣悠遊卡一事就可以明顯看出:人人都在罵,但是罵的人之中有誰不是也想瞧瞧端倪?這些人之中,有多少開始去搜尋這位日本女優的照片,甚至想盡辦法要取得她拍的 A 片?為什麼儘管社會都在罵,這張悠遊卡推出沒多久,卻馬上搶購一空呢?

 

真正的問題並不是出在超越分級界線就是色情,而是認為這是色情的人,自己腦中的認知是情色、扭曲的。這個令人費解的現象是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。這是第二個例子。

 

 

例三、查勤手機

這是一個在男女交往的階段常出現的例子。
有些人總喜歡查看另一半的手機。有的更會進一步控制對方,提出「不準跟誰見面、不準跟誰聊天」的要求。誇張一點的,甚至會在另一半的手機上自己直接回訊別人。

如果你問他 / 她們為什麼要這麼做,回答都會是這樣:「因為我很專情,所以對方當然也要這樣對我,專情本來就應該是如此,這是互相的」。

 

接下來各位可以思考看看,在這個地方出現了什麼樣的投射行為?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,要動用一下邏輯才能想通:

► 嘴巴動不動就打著專一的名義查看別人手機,是因為自己遇到同樣的狀況時可能不會專一。

 

最弔詭的就是,因為是還沒發生的事情,我上面這樣的描述絕對會引起強烈的反彈。

那麼為什麼可以這樣判斷?因為這是很簡單意識創造現實的原理。這個人的意識是如此,所以會顯化在他的行為上。因為觀念是如此,所以認為別人遇到一樣的狀況也會有一樣的反應,所以必須控制或遏止。不僅如此,這樣的人還會以「專情、這才是愛」的名義正義化自己的控制。

所以說,因為有這樣的思維,產生出內心的不信任。然後因為這樣的不信任做出的控制行為,便會帶來關係上的負面變化。一切都是來自於自己的意識。

說實在,這是件非常不容易描述的抽象事實,如果對於意識創造現實已經體悟到一個程度之上,對於這個現象才能有個比較全觀的理解。

 

其實若有足夠領悟的人,很容易就能看出這樣的人真正不信任的不是另一半,而是自己。這是第三個例子。

 

 

 

解決問題根源

從這三個例子看下來,不難發現一個共通點 – 你需要有很強烈的意願去面對自己,才能跳脫這種產生痛苦根源的無限迴圈:

  • 例一中,男人必須承認自己就是會因為外表喜歡女生,而且瞭解到這沒什麼好膚淺的。
  • 例二中,必須先承認自己對於露點、性感這些,的確是往情色方面聯想,而且認知到這並不是罪惡。
  • 例三中,必須承認自己遇到這樣的狀況確實可能會動心,而且明白這沒什麼好不專情的。

一旦內在認知能真正切換成上述的新感受,你便能真正跳脫匱乏、跳脫限制、跳脫「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」的植入性想法,顯化出富足快樂的人生。

 

請記住上面這些例子只是為了要幫助各位,對於什麼是「投射想法」能夠不只是知道,而能更接近悟道(參考電子書「達人之路」),並且實踐於生活之中。

如果你當下看完並不能完全認同,那也無妨。請把這顆種子放在心中,然後務必親自從生活中的各種互動去觀察驗證,取得屬於自己的認知。

 

 

 

做個總結。在投射想法(前篇)中,我們可以學到幾個重點:

  • 投射想法的行為並不是好的。因為是自己以為的,與真正的事實常常不符,導致接下來出現相應的錯誤行為。我們需要練習去修正這種看事情的方式。
  • 像是投射想法這類發生於內心深層的心理行為,往往都是一瞬間就出現的,如果沒有檢視自己的習慣,真的會很難發現。
  • 想要改掉這個下意識動作,需要更多的去面對自己,並逐一跳脫程式化觀念。

 

 

下一次的文章中,我會再舉其它例子,並且告訴大家要怎麼在實際人際互動時活用今天所學到的東西。

 

我是 Log,我們下次見!

 

 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